财务管理
如何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添加日期:2013年12月30日
科技和管理是企业腾飞的两个翅膀,近年来由于外部经济增长乏力、通胀加剧、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原因,测录试等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面临着甲方不断压低结算价格和单位自身成本不断高启的双重压力。对于如何摆脱目前的困境,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除了加大科技投入增加高附加值业务外,加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成为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做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财务管理工作贯穿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财务管理的水平直接决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本文将从财务的精细化管理及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两方面谈一下如何提高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的贡献。
一、财务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有效缓解持续上升的经营压力的良方,财务精细化管理作为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精细化管理是否到位的关键。财务的精细化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实现指导思想精细化
1.更新观念,以全员精细化管理为核心。如今企业管理存在认识理解不统一,没有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认为精细化就是增加工作量,对实际工作没有促进,那么统一全员思想、态度、观念解决精细化管理的意识问题是我们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首要问题。因此从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关系,以及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共同提高的高度来形成人人搞管理的良好企业氛围。
2.程序至上,以细化财务管理为重点,做事之前先定程序,凡事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负责、有人监督。对所有工作流程和细节做出具体规定,一切按程序办事,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制度不能违反,程序不可逾越。
3.注重执行,以贯彻落实效果为根本。执行制度必须不折不扣,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4.效率优先,以科学的管理手段为平台。建立严格细致、切实可行的工作规范,优化业务流程,完善督察机制,细化岗位职责和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二)更新财务管理体制,实现体系建设精细化、调度化
财务工作的价值大小沿着参与决策的事后、事中、事前顺序依次提升。具体说来,就是财务部门提供的财务数据和财务信息在决策环节上越早,参与业务价值链条的程度越深,其工作对企业的价值就越大。实现由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由事后静态管理向事前参与,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控制转变;财务工作作风由机关型向服务型转变;由财务部门独立运行到各部门的协同运营转变;由单一业务管理向全部业务、全部环节、全部流程转变。
目前在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会计集中核算、资产集中管理、资金集中管理的前提下有效保障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但仅有这一点还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以上会计信息只是事后信息的简单罗列,那么实现核算向管理会计的转变还要在管理会计方面下功夫,逐步实现价值管理和业务管理的统一,逐步实现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的统一,建立相互支撑的管理会计体系,做到客观反映、有效控制、并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目前集团公司大力推广的ERP系统、大司库系统、A7系统正是出于这一战略考虑,但要真正实现以上系统的融合,实现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的统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不能消极等待,而是应该积极立于现状,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通过单位内部的信息化手段弥补以上系统融合中出现的问题。如我公司开发的《录井生产消耗系统》可以实现单车、单井、单队、单项设备的细化统计分析,有效弥补了财务系统、ERP系统、A7系统信息量的不足之处,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几大系统信息的融合,为企业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信息支持。
(三)加强财务三基工作建设,更新管理制度,实现规范执行精细化
1.更新管理制度,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流程,随时随地都要有相应的制度来制约和考核。制度到位与否直接影响精细化管理程度。所以说,制度是实施精细化管理最为核心、最为细致也是最大的难点所在,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制度、规范不仅要齐全,还要有适用性、可操作性,易于掌握和理解,特别是要不断更新,适合新业务的需求。
2.规范运作,按照体系可靠、风险可控、运行可持续的要求,不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全部业务流程、全过程控制”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通过细化工作程序和标准,做到每项业务、每一件事情的完成都不得缺少规定的任何一个环节,在每项业务系统中制定具体业务处理流程,流程中每个岗位固定、责任固定,以实现岗位、程序间的相互制约,以推进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建设。
3.精打细算,细化成本控制,推进预算管理的精细化。通过标准成本管控、定额费用管理等方式,千方百计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竞争能力。强化财务费用管理,加强往来清欠,加快资金周转,降低财务费用。对可控费用实行定额管理、分类测算、量化控制。严格控制“五项费用”支出,规范列支渠道。
4.拓展财务管理外延,实施财务的调度化管理,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公司所有的生产经营领域,实现财务管理与经营业务的协同发展。在日常工作中,财务管理的调度化从成本的价值形式出发,采用统一的标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进行管理,并注重生产成本的整个运行过程,避免所谓的“生产、财务两层皮”现象,使财务管理和生产一体化,这也是前述的财务系统与生产系统的融合。
二、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
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一方面通过生产经营管理创造价值与财富,另一方面还要加大风险防范,财务风险作为企业面对的各项风险之一,那么他的防范其实本质上讲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一方面,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汇率风险五个方面,目前我公司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投资风险(如大型设备的投资)、资金回收风险(由于关联交易资金结算不及时,导致公司负债经营)、汇率风险(公司海外项目存在结算货币汇兑损益风险),同时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壮大,终有一天公司还会独立面对筹资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财务风险时时存在、处处存在,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无法回避它,也无法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进而避免风险。下面将着重谈一谈如何做好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
1.建立企业财务风险识辨系统
要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首先必须准确、及时地识辨企业的财务风险。一般来讲,企业财务风险的识辨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利用单个财务风险指标趋势的恶化来进行预测和监控
通常,按照财务比率指标的性质及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能力的大小,预警企业财务风险的比率主要有:
现金债务总额比: 这个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流动比率: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该在2以上,但最低不低于1。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有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
资产净利率:它是把企业一定期间的净利与企业的资产相比较,表明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好,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
资产负债率:它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利用负债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并反映企业对债权人投入资本的保障程度。通常该比率应以低为好,但当企业经营前景较为乐观时,可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以获取负债经营带来的收益;若企业前景不佳,则应减小资产负债率,从而降低财务风险。
资产安全率:它主要用来衡量企业总资产变现偿还债务后剩余系数的大小。系数越大,资产越安全,财务风险越小;否则反之。
(2)企业可以应用比较、比率分析法来考察其自身历年以来财务比率指标的变化趋势,并借鉴行业指标的平均值与先进企业的指标值来判断本身财务状况的好坏,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控制风险、延缓危机甚至杜绝危机。
2.增强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也就是说,应制定财务管理战略。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3.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企业财务风险的高效管理得益于企业上下一心的全员参与和制度支撑。只有加强企业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打破传统的风险与我无关的思想,建立起全面整体的风险观,在工作中处处时时评估和发现风险,自发的协调和实现团队化风险控制,才能把风险管理的观念和行动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同时,应致力于调查和规划本企业的风险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控制和文化引导双管齐下,努力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4.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按照以上方法作出的决策,产生失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可以避免财务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以上从精细化管理和风险防范两方面浅谈了如何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这两方面都重在过程,体现于财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同时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也需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和长期发展,要坚持走可持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