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优惠
支持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再迎利好 增值税优惠政策出炉
添加日期:2020年03月02日
继增加3000亿元低息贷款之后,定向支持个体工商户又有新举措。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支持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增值税优惠政策。业内观点指出,财税政策和货币政策双管齐下,通过减税减少现金流的流出,通过贷款增加现金流的流入,这都将帮助个体工商户解决实际困难,加快复工复产。
根据29日对外发布的增值税优惠政策,从3月1日开始到5月31日,对湖北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暂停预缴增值税。在全国范围内,除湖北省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减按1%预征率预缴增值税。
对此,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认为,及时出台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将帮助个体工商户、中小微企业减轻负担、增加现金流。李旭红说:“增值税纳税的时候,分为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结合新政来看,湖北省内的给予免税、湖北省外的降低征收率这些举措对于全国范围中小微企业来说,可以减轻增值税负担,可以节省一部分的资金成本。对于现金流比较脆弱的中小微企业来说,可以把这个钱用到更重要的地方,比如扩大再生产、购买原材料以及给工人发工资等。”
在货币政策方面,财政部、央行等六部门近日印发的《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引导金融机构增加3000亿元低息贷款,定向支持个体工商户。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近日表示,要让个体工商户尽快复工复产,眼下最迫切的还是解决个体工商户现金流吃紧的问题,外部融资是有效手段。“如果没有现金流,会有一批企业就倒在黎明之前。解决现金流问题,一般来说是三条道路——增加收入、降低成本和获得外部融资。增加收入,要靠经济复苏、要靠疫情的控制;降低成本,我们在近期已经看到,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和民间都形成了很多好的做法,包括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从减免物业租金、降低电价等方面采取一些措施,我觉得都非常好。目前,我觉得可能最关键的还是外部融资,给他们金融支持是很重要的。”黄益平说。
黄益平进一步指出,在金融支持上,最重要的是利用金融工具。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数字金融或许是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他说:“数字金融可能对于缓解疫情带来的冲击有帮助。在我们的研究中可以看到,数字金融可以用实时交易数据和行为特征替代抵押资产做风控,数字信贷发展水平每增长1%,疫情对经营的冲击减少2.57%。”
从政策工具的角度来看,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相关观点近日指出,财政政策的优势在于精准定向、暂时性、政策滞后时间短等,适用于应对疫情的一次性短期冲击。因此,财政政策应发挥主力军作用。但要注意的是,短期应急政策不能长期化、固定化、扩大化。当前货币政策的主要作用则是为实体经济营造良好的流动性环境,使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由于货币政策存在时间滞后,货币政策的调整必须要有前瞻性。
李旭红表示,为个体工商户提供“货币政策+财税政策”双管齐下的政策支持,将为这部分市场主体解决实际困难,加快复工复产。“货币政策让他们获得贷款,而且是低息贷款,这就有了现金流的流入;财税政策减税则是减少现金流的流出。一个是直接获得资金进行有效周转,另外一个是降低成本增加可支配收入,相当于是双管齐下。货币政策和财税政策相互配合,显然会发挥更好的效果。”
根据29日对外发布的增值税优惠政策,从3月1日开始到5月31日,对湖北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暂停预缴增值税。在全国范围内,除湖北省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减按1%预征率预缴增值税。
对此,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认为,及时出台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将帮助个体工商户、中小微企业减轻负担、增加现金流。李旭红说:“增值税纳税的时候,分为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结合新政来看,湖北省内的给予免税、湖北省外的降低征收率这些举措对于全国范围中小微企业来说,可以减轻增值税负担,可以节省一部分的资金成本。对于现金流比较脆弱的中小微企业来说,可以把这个钱用到更重要的地方,比如扩大再生产、购买原材料以及给工人发工资等。”
在货币政策方面,财政部、央行等六部门近日印发的《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引导金融机构增加3000亿元低息贷款,定向支持个体工商户。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近日表示,要让个体工商户尽快复工复产,眼下最迫切的还是解决个体工商户现金流吃紧的问题,外部融资是有效手段。“如果没有现金流,会有一批企业就倒在黎明之前。解决现金流问题,一般来说是三条道路——增加收入、降低成本和获得外部融资。增加收入,要靠经济复苏、要靠疫情的控制;降低成本,我们在近期已经看到,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和民间都形成了很多好的做法,包括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从减免物业租金、降低电价等方面采取一些措施,我觉得都非常好。目前,我觉得可能最关键的还是外部融资,给他们金融支持是很重要的。”黄益平说。
黄益平进一步指出,在金融支持上,最重要的是利用金融工具。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数字金融或许是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他说:“数字金融可能对于缓解疫情带来的冲击有帮助。在我们的研究中可以看到,数字金融可以用实时交易数据和行为特征替代抵押资产做风控,数字信贷发展水平每增长1%,疫情对经营的冲击减少2.57%。”
从政策工具的角度来看,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相关观点近日指出,财政政策的优势在于精准定向、暂时性、政策滞后时间短等,适用于应对疫情的一次性短期冲击。因此,财政政策应发挥主力军作用。但要注意的是,短期应急政策不能长期化、固定化、扩大化。当前货币政策的主要作用则是为实体经济营造良好的流动性环境,使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由于货币政策存在时间滞后,货币政策的调整必须要有前瞻性。
李旭红表示,为个体工商户提供“货币政策+财税政策”双管齐下的政策支持,将为这部分市场主体解决实际困难,加快复工复产。“货币政策让他们获得贷款,而且是低息贷款,这就有了现金流的流入;财税政策减税则是减少现金流的流出。一个是直接获得资金进行有效周转,另外一个是降低成本增加可支配收入,相当于是双管齐下。货币政策和财税政策相互配合,显然会发挥更好的效果。”
关注东审公众微信号"bjds4006505616"及时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微信二微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