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实务
如何加强基建工程内部控制审计?
添加日期:2016年01月20日
近年来,随着企业转型升级过程日益加快,各地新建、扩建项目大量涌现,项目投资成了工业企业扩张发展的一个新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隐患点。因工程项目盲目投资、工程设计缺乏前瞻性和配套性而引发的矛盾日益凸显,工程质量低劣、造价不实、延误工期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在这种环境下,如何适应工程项目投资主体和利益格局的多元化态势,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减少投资失误和浪费,成为摆在内控审计人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基建工程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加强基建工程内部控制审计,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企业基建工程内部控制审计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企业牵头的基建工程项目近年来呈井喷式增长。然而,由于审计体系建设、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意识方面的不完善,审计经验和审计方法尚未完全成熟,我国基建工程内部控制审计远远没有赶上基建项目的发展步伐,形势不容乐观。
(一)制度不健全
我国内部审计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实施结果依然不尽如人意。究其根源,还是制度上的缺陷。我国内部审计制度是在市场机制缺损的条件下产生的,从计划制定到项目实施均缺乏强制性制度和相应的法律保证。很多企业的内控审计往往凭领导的意向来启动和开展,工程内控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又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和约束,在很大程度上仅是利用自身的主观判断对某一审计事项的对错进行确认,这使得内部审计在客观性方面大打折扣,不能及时有效地反映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和风险点。
(二)机构独立性差
我国内部审计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相比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从整体上看,内审机构受企业内部环境条件限制较大,在组织结构方面受经理机构及其他部门的制约和影响,不完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从机构设置来看,由于隶属关系不清,定位不明,有些内审机构缺乏应有的独立性,有些单位甚至由财务人员兼职担任,致使监督能力大打折扣。
(三)领导重视度不够
领导重视是做好内审工作的关键,是内部审计人员获得支持、开展工作的有力保障。只有企业领导重视内审工作,才能为内控审计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内审地位才会得以提升,审计独立性才会得以充分发挥,审计问题整改力度才会加大。有些企业领导对内审工作不重视,认为基建工程内控审计不重要,内审人员只做一些财务数据及合法性审查就可以了。若企业长期缺乏较好的内控审计大环境,内审部门开展工作就会困难重重,难以树立内部审计的权威,内审部门应有的职责和作用便难以发挥。
(四)施工方阻力大
基建工程内控审计受企业内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在实际审计过程中,由于审计结果直接影响施工单位的利润,施工单位或相关部门往往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提供虚假信息资料或是设置各种障碍,阻止审计人员的查验、取证,增加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难度。本来,施工单位工程项目就存在收入的不确定性和结算的滞后性,而且跨年度施工和分包工程还难以及时办理过程结算,若再受到人为干扰,审计结果的不确定性就更大了,更给基建工程内控审计工作带来了风险。
(五)专业性人才缺乏
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人员基本从会计岗位转入,自身业务水平有限,缺乏工程、计算机、经营管理、法律等知识,精通工程项目的专业性人才极度匮乏,加之现有工程审计方面的法律规定比较模糊,审计人员只能凭借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审计,导致工程内控审计质量不高,风险较大,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基建工程内控审计需要。
(六)缺少科学的审计方法与管理手段
基建工程审计内容十分广泛和复杂,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猫腻往往不易发现。因此,详实科学的审计方法和规范有效的管理手段非常重要。但目前有些审计人员掌握的审计方法单一,只会就账论账,不具备根据项目特点统筹编制有效审计实施方案的能力,使得审计实施过程分工不明确,问题本质抓不住,一方面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另一方面容易遗漏工程管理中的漏洞及内控风险,致使审计风险加大,审计结果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