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
对企业内部控制流程设计的探讨
添加日期:2014年03月24日
企业内部控制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合理的控制流程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中,笔者将就如何合理编制企业内部控制流程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便企业管理者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借鉴参考。
一、企业内部控制现存问题
1.企业会计内控系统建立过于形式化
时下企业管理者多数已充分认识到企业内控的重要作用,然而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和规定并不十分严格,有些甚至过于形式化,一些制度和条款在执行和实施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误解和歧义。这样的企业内控并不能真正帮助企业严格进行合理化管理,达到企业发展壮大的目的。然而,这些情况并没有能够得到企业管理部门的关注,相反的,管理部门只注重规则的制定,条例的颁布,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却置之不理。对个别有章不循、执法不严的现象缺乏关注,使会计内控系统流于形式,不能形成一个合理的流程和管理体系,对企业时效性可谓十分微小。
2.企业会计内控制度连贯性差,功能不够健全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内控系统不健全,这样的系统往往缺乏明确处罚条例,常常只是列举问题而当问题出现时却发现根本没有治理办法。而条例制定过程中也多偏重于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追求,从而忽略了对管理的要求和控诉,导致企业发展不均衡,利益占据主导地位。企业在制定条例的过程中,多注重于事后处理,内控制度只服务于事情发生以后,而忽略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导致内控成本不断提高,却依然不能达到预计效果,反而越处理问题越多,失去了企业的预见性和控制力,也不能从根本上对企业进行控制。
3.内部控制人员的责任心和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在企业发展和经济决策的过程中,许多问题属于突发事件,需要内部控制人员独立判断,独立解决,这就要求内部控制人员需拥有较高的职业素质,熟悉相关法律和规定,具有独立的思维和判断,还要对企业有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这样才能在办事过程中积极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为企业谋取利益。经笔者研究,在实际中,具有以上优秀素质的内部控制管理人员并不多,许多内部管理人员缺乏果断出击能力,坚持绝对服从,对未经管理者查处的违法、违规现象视而不见,不能弥补管理疏漏,缺乏自身决断和企业责任感。企业想要做好内部控制,合理设计内部控制流程必须注重抓好企业内部控制人员的责任心和素质问题。
二、企业内部控制流程设计的原则
1.相互牵制原则
相互牵制原则主要指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分配给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职位分别完成。即在横向关系上,至少要由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办理以使该部门或人员的工作接受另一个部门或人员的检查和制约;在纵向关系上,至少要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和环节,以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其理论根据是在相互牵制的关系下,几个人发生同一错弊而不被发现的概率,是每个人发生该项错弊的概率的连乘积,因而将降低误差率。需要分离的职责,主要是:授权、执行、记录、保管、核对。
2.协调配合原则
协调配合原则,是指在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都应协调同步,各项业务程序和办理手续需要紧密街接,从而避免扯皮和脱节现象,减少矛盾和内耗,以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协调配合原则是对相互牵制原则的深化和补充。贯彻这一原则,尤其要求避免只管牵制错弊而不顾办事效率的机械做法,而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从而在保证质量、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完成经营任务。
3.成本效益原则
贯彻成本效益原则,即要求企业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控制效果。因此,在实行内部控制花费的成本和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之间要保持适当的比例,也就是说,因实行内部控制所花费的代价不能超过由此而获得的效益,否则应舍弃该控制措施。
4.整体结构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必须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项要素,并覆盖各项业务和部门。换言之,各项控制要素、各业务循环或部门的子控制系统,必须有机构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架构。这就要求,各子系统的具体控制目标,必须对应整体控制系统的一般目标。
三、企业内部控制流程的设计
综合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合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流程,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结合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紧握市场脉搏,同时针对企业自身相关问题的缺点和不足,正视企业发展现状,从根本入手,步步为营,帮助企业摒除弊端,合理发展,实现企业最终目标。在流程设计过程中,笔者认为可分为三个步骤:
1.全面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必须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的选用和考核。内部控制制度能否发挥作用关键是看管理人员的执行,若执行不到位,制度设计得再完善,也形同虚设。首先要求企业选用的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熟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其次要求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要高,要敢抓敢管,敢于放下面子,坚持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得到贯彻执行。要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素质,定期进行考评,奖优罚劣。
2.定期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企业健康运行
充分发挥内部控制部门监督作用,强化内控部门的监督职能,形成完善可行的监督方案,具体实施过程可包括:对企业预算资金进行定期检查,准确掌握企业资产调度情况和收支情况,严格防止出现由于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管理人员疏忽导致资产流失的情况;与此同时出台严肃的惩罚制度,对徇私舞弊,作假账坏账的现象予以严肃处理打击,坚决杜绝其再次出现,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权威性和可行性,保证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在健康、合理的环境下运行;明确规定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
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办事能力
内部控制管理人员责任心和能力缺失现象已在各大企事业单位屡见不鲜,这一现象的控制和避免自然也是设计企业内部控制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之一。控制这种现象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思想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可包括树立诚信爱岗的思想观念和职业道德,培养其企业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加强对内控管理执业纪律监督,正确引导其坚持原则、忠于职守、遵守法纪、秉公办事严格执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确保每个内部人员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切实保证公平公正地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
内部控制流程的实用性和使用效果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将企划重点放在内控流程上,积极发展和发挥内控部门的重要作用,帮助企业更快发展、更高盈利,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大潮中由内而外,把握市场,掌控自身,向着更加辉煌的明天昂首阔步,争取铸就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