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二)
添加日期:2014年05月20日
管理会计中涉及到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是重要性仅次于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成本概念。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是相对于“成本对象”而言。可以容易地追溯给“成本对象”的成本称为直接成本,反之,则称为间接成本。比较常用的“成本对象”是产品、部门和顾客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这对概念对企业制定价格和衡量产品和部门的盈利能力就有重要意义。
笔者先用一个简单例子来说明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概念。有几个朋友一起出去吃饭。这样就会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每人各点各的菜,还是大家一起点菜一起吃。西方人比较习惯第一种情况,而我们东方人当然比较习惯第二种情况。第二个问题是吃完后各付各的账(也就是所谓的AA制),还是由一个人付账。同样,西方人比较习惯第一种情况,而我们东方人则比较习惯第二种情况。
如果将每个人作为“成本对象”,那么每人各自点的菜的价格就是直接成本,而大家一起点的菜的价格就是间接成本。很显然,如果是吃完后各付各的账,那么,之前各点各的菜就更容易算账,这是因为菜的成本可以追溯到每个成本对象。但是如果是一起点菜一起吃的话,那么菜的成本就要分摊给每个人。分摊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平均分摊,二是谁吃得多,谁就摊得多。第一种方法更简单,但是明显不合理,除非大家吃得一样多。第二种方法更合理,但这样做非常麻烦。现实生活中几乎没人会这样做。如果非要追求成本分摊的合理性,还不如当初各点各的菜了。
那么企业中的一个成本对象(如产品或部门)一般既有单独耗用的,可以追溯的直接成本,也有与其他成本对象一起耗用的,只能进行分摊的间接成本。变动成本一般都是直接成本,而固定成本既可能是直接成本(称为直接固定成本),也可能是间接成本(也可称为公共成本)。
企业可以在各个成本对象之间平均地分摊间接成本。这样做的优点自然是简单,但缺点是容易造成成本扭曲。企业也可以尽量根据因果关系将间接成本分摊给各个成本对象。所谓因果关系就是为每种间接成本找到恰当的成本动因,然后根据各个成本对象所消耗的成本动因来分摊间接成本。例如,将设备折旧成本分摊给产品的成本动因是机器小时;将办公室租金成本分摊给各个部门的成本动因是员工人数。这样做固然复杂,但它可以使管理者得到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有利于管理者制定更合理的产品价格或更好地衡量一个产品或部门的盈利水平。
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的概念主要运用于绩效管理。所谓(不)可控成本就是某个责任单位或管理者(不)可以在短期内施加影响的成本。例如,对于一个零售门店经理来说,门店里的员工成本和水电成本等属于可控成本,而门店租金成本和设施成本等则属于不可控成本。企业不应该让一个责任单位或管理者对不能控制的成本承担责任,否则就会造成反激励问题。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以及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这三对成本概念组成了管理会计报表(又称为贡献报告或内部报告)的基本结构,这是它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报表的本质区别。管理会计报表的主要逻辑如下描述:
(1)产品或部门的销售收入减去所有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销售提成等)得到边际贡献。
(2)然后边际贡献减去产品或部门的直接固定成本得到分部贡献。如果要强调管理者的责任,那么直接固定成本还可以继续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边际贡献减去可控的直接固定成本得到可控的部门贡献。
(3)最后分部贡献再减去间接固定成本或公共成本得到营业收益。管理会计报表的这种成本结构使它具有支持经营决策、计划和控制的功能,因而成为管理者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具体地说,它可以实现以下的功能:一是它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模拟器,可以帮助管理者模拟和分析不同经营活动的潜在风险和盈利能力。二是它既可以做成模拟财务报表(也就是预算),为企业的经营活动设定目标或标准;也可以做成实际的财务报表,然后与当初的预算进行比较,帮助管理者发现差异、找到原因,并采取纠正和改善行动。三是它可以帮助管理者制定各种经营决策,例如某个业务是否应该外包,或者一个产品或部门是否应该停止经营。
笔者先用一个简单例子来说明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概念。有几个朋友一起出去吃饭。这样就会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每人各点各的菜,还是大家一起点菜一起吃。西方人比较习惯第一种情况,而我们东方人当然比较习惯第二种情况。第二个问题是吃完后各付各的账(也就是所谓的AA制),还是由一个人付账。同样,西方人比较习惯第一种情况,而我们东方人则比较习惯第二种情况。
如果将每个人作为“成本对象”,那么每人各自点的菜的价格就是直接成本,而大家一起点的菜的价格就是间接成本。很显然,如果是吃完后各付各的账,那么,之前各点各的菜就更容易算账,这是因为菜的成本可以追溯到每个成本对象。但是如果是一起点菜一起吃的话,那么菜的成本就要分摊给每个人。分摊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平均分摊,二是谁吃得多,谁就摊得多。第一种方法更简单,但是明显不合理,除非大家吃得一样多。第二种方法更合理,但这样做非常麻烦。现实生活中几乎没人会这样做。如果非要追求成本分摊的合理性,还不如当初各点各的菜了。
那么企业中的一个成本对象(如产品或部门)一般既有单独耗用的,可以追溯的直接成本,也有与其他成本对象一起耗用的,只能进行分摊的间接成本。变动成本一般都是直接成本,而固定成本既可能是直接成本(称为直接固定成本),也可能是间接成本(也可称为公共成本)。
企业可以在各个成本对象之间平均地分摊间接成本。这样做的优点自然是简单,但缺点是容易造成成本扭曲。企业也可以尽量根据因果关系将间接成本分摊给各个成本对象。所谓因果关系就是为每种间接成本找到恰当的成本动因,然后根据各个成本对象所消耗的成本动因来分摊间接成本。例如,将设备折旧成本分摊给产品的成本动因是机器小时;将办公室租金成本分摊给各个部门的成本动因是员工人数。这样做固然复杂,但它可以使管理者得到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有利于管理者制定更合理的产品价格或更好地衡量一个产品或部门的盈利水平。
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的概念主要运用于绩效管理。所谓(不)可控成本就是某个责任单位或管理者(不)可以在短期内施加影响的成本。例如,对于一个零售门店经理来说,门店里的员工成本和水电成本等属于可控成本,而门店租金成本和设施成本等则属于不可控成本。企业不应该让一个责任单位或管理者对不能控制的成本承担责任,否则就会造成反激励问题。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以及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这三对成本概念组成了管理会计报表(又称为贡献报告或内部报告)的基本结构,这是它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报表的本质区别。管理会计报表的主要逻辑如下描述:
(1)产品或部门的销售收入减去所有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销售提成等)得到边际贡献。
(2)然后边际贡献减去产品或部门的直接固定成本得到分部贡献。如果要强调管理者的责任,那么直接固定成本还可以继续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边际贡献减去可控的直接固定成本得到可控的部门贡献。
(3)最后分部贡献再减去间接固定成本或公共成本得到营业收益。管理会计报表的这种成本结构使它具有支持经营决策、计划和控制的功能,因而成为管理者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具体地说,它可以实现以下的功能:一是它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模拟器,可以帮助管理者模拟和分析不同经营活动的潜在风险和盈利能力。二是它既可以做成模拟财务报表(也就是预算),为企业的经营活动设定目标或标准;也可以做成实际的财务报表,然后与当初的预算进行比较,帮助管理者发现差异、找到原因,并采取纠正和改善行动。三是它可以帮助管理者制定各种经营决策,例如某个业务是否应该外包,或者一个产品或部门是否应该停止经营。
关注东审公众微信号"bjds4006505616"及时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微信二微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