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实务
账外收入的检查技巧
添加日期:2013年07月12日
出于追求盈利的本性,一些企业往往会采取减计或少计收入的手段,来达到逃避缴纳税收的目的。这种收入一般以现金收取或通过个人银行卡结算,并不开具正式发票,也不在企业账面内反映,俗称账外收入。能否查出账外收入是税务稽查成功与否的关键。从经济学的本质来说,任何事项的发生都会留下痕迹,账外收入也是如此。检查人员要根据企业经营产品特点、用途、销售对象、销售方式,分析判断企业是否存在账外收入。笔者结合工作中碰到的一些个案,谈谈账外收入检查的一些技巧,与同行共勉。
一、检查耗用原料、辅料、包装物与产成品的配比关系。
结合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计算查找相关的原料、辅料、包装物耗用定额指标。将企业上述物资的实际耗用量乘以单位耗用定额,测算出产成品正常产量,分析是否存在异常情况,重点要抓住能决定产成品产量的关键因素,如与产成品存在“一对一”关系的关键性配件等。对经有关部门审批才能外运的产品,可直接到相关部门核实其实际销售数量。
【案例1】某化工制造企业检查一案,检查人员根据产品制造工艺说明,确定被查企业产品所耗用的主要材料及正常的投入产出比率。将企业当期主要材料耗用数量乘以正常投入产出率,求得每种产品的正常产量。经与企业“产成品”明细账上记录的累计入库数量核对后发现:该企业正常产量为乙醛390吨左右,而账面入库263吨;正常产量为对本甲基胺氢330吨左右,而账面入库228吨,差额较大。通过进一步检查,企业交代了账外经营偷税的事实。
二、检查耗用水、电、煤、油与产成品的配比关系。
企业在隐瞒收入的同时,一些有经验的财务人员也会考虑到如何减少破绽,如在账面上少计材料等,从而达到进销两端的平衡。相反,企业耗用的水电数则不容易做假,如能根据产品特点取得单位水耗或电耗,就能测算正常产量,从而找到案件检查的突破口。
【案例2】某水泥制造企业检查一案,账面反映的销售对象集中在建筑公司、厂矿企业,与该企业产品销售面广,各乡镇农村基本设有销售点的实际情况不符。检查人员通过企业质量控制中心了解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产品的配方,以及水泥生产过程中各阶段的投料数量比率,分析计算原辅材料与产成品的配比关系,没有发现异常。
经请教行业协会,检查人员了解到水泥生产耗用的电力比较稳定,以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例,外购石灰石生产每吨水泥耗电量约为112度,这个数据与生产环节球磨机、传输、提升设备等技术指标相吻合,也得到了该企业质控中心人员的认可。按实际耗电量乘以正常电耗测算,该企业账面产成品入库数还不到正常产量的2/3,经外围取证,企业最终交代有账外经营情况,会计承认是通过少计部分材料的手段制造了进销平衡的假象。
三、检查常规成本、费用是否未入账。
正常情况下,企业开展经营必将发生相关的成本费用,如生产环节需要原料、燃料、动力、包装物的开支,销售环节需要装卸、运输费用的开支。如果发现有常规的成本、费用项目未入账等异常现象则需进一步查明原因,分析是否同时隐瞒了账外收入。
【案例3】某汽车运输企业检查一案,账面反映的成本费用为燃油费、车辆保险费、过路费等,而没有车辆修理费、驾驶员工资的列支。经询问,企业主解释车辆所有权归属企业,企业统一办理车辆保险,实际由各驾驶员自已经营,驾驶员自行负责车辆保养修理,自己负担工资及出差费用,驾驶员需要发票时由企业提供,不需发票的运营收入没有入账。
四、检查是否有未入账资金或异常往来。
企业对公账户收到的货款,发现有异常退回,要查明原因警惕资金回流。有的企业为了少计收入,当对公账户上收到货款时会采取各种技术处理手段,来达到企业银行存款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相符的表象,以应付检查。
另外,企业收入如果隐匿于账外,长期积累会造成账面现金流短缺,考虑此问题,会计会通过借款或往来的形式将部分现金转回到账上。仔细检查,会发现此类“借款”或“往来”有异常之处。如原始单据不齐全或过于简单、现金转入金额过大、账户常期不动等。
【案例4】某电器制造企业检查一案,据情报反映有未入账销售,货款打入企业对公账户,经逐笔对照企业银行日记账明细,全年300多笔资金流入全部做了销售,并未发现异常,企业银行存款每月末余额也与银行对账单余额相符。检查人员经审批到银行打印出交易明细,经逐笔对照才发现,当年某日转账收入一笔56.5万元未入账,次日转账支出一笔56.5万元也未入账,两笔业务相抵刚好不影响账户余额,如果不对照检查银行交易明细,简直是天衣无缝。检查中还发现,年末短期借款有334万元是个人借款,金额少的50万元,多的100多万元,这些借款全部对应“现金”科目,原始附件为企业自制的《现金缴款单》,缴款单上并无出借人的原始签字,最长的一笔借款有18个月,企业提供不出借款合同,也无利息支付记录。经进一步询问出借人,发现全部是虚假业务。
以上列举的是依据企业账面情况检查账外收入的一些技巧,通过这些方法能有效发现疑点,找到线索,当然最终形成证据还要辅之以其他一些手段,如存货盘点、外围查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