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站APP下载 [会员登录][会员注册]

荣审服务范围

  • 全国  电话:400-139-4131

法规

税务法规 财政法规 财会法规 政策解读 财税资讯 财经资讯 财会资讯 以案说法

服务

审计服务 资产评估 代理记账 高新认定 加计扣除 工商代理

实务

纳税实务财会实务出口退税税收协定税率查询新准则
最新消息:
关注我们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

简政放权后如何防范企业所得税管理风险

添加日期:2017年09月28日

  企业所得税是现行税种中政策最复杂的,也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最大的。现在,各地税务机关都在加强后续管理,以应对改革后带来的风险,对于企业所得税来说,应加强事前防范、事中纠错、事后监管三方面的管理。
  随着简政放权的不断深入,税务机关审批事项越来越少,大量的工作由事前审核变为事后监控,方便了纳税人,但同时带来税收风险。
  企业所得税是现行税种中政策最复杂的,也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最大的,所有税收优惠改为备案,所有资产损失改为申报,这就对企业所得税管理提出了新挑战。现在,各地税务机关都在加强后续管理,以应对改革后带来的风险。笔者认为,对于企业所得税来说,应加强事前防范、事中纠错和事后监管三方面的管理。
  事前防范。企业所得税政策众多、填报复杂,除少数纳税人存在主观故意逃避缴纳税款行为外,大多数税务风险是由于纳税人对政策理解不够、对申报表了解不清等非主观故意因素造成的。若能在纳税人申报纳税前就使其掌握政策和填报规则,防患于未然,便可以减轻后续管理的工作量。
  后续管理中还发现,当识别出风险后,经风险应对发现很多是纳税人填报申报表存在错误,牵扯了税务人员大量精力。风险识别来源于纳税人申报的数据,若申报的数据不准确何谈大数据应用。毋庸讳言,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填报难度较大,因此更应加大培训力度。新申报表已启用3年,可向纳税人重点讲解3年来申报表填报中常见的错误,减少纳税人填错几率。切实提高申报表数据质量,则可以大大减轻税企双方的工作量。
  在新闻报道中经常看到,有税务机关通过技术手段得知纳税人发生股权转让,马上送达风险告知书,待到申报期纳税人正常申报后,作为风险管理成果。笔者认为这不是风险管理,企业尚未申报怎么能断定企业存在不如实申报的风险?
  事中纠错。在申报环节,通过计算机系统,设定程序,实时监控纳税人申报质量。如上所述,大量问题其实是填报问题,但给税务机关数据分析带来困难。笔者就曾发现,通过对《职工薪酬纳税调整明细表》风险识别显示,某大型国有企业职工福利费超标2000多万元,笔者很奇怪,这么大一家国企怎么会连这么点小政策都不知道。经向企业核实,原来企业将此超标的2000多万元填入《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的其他调增栏次,并未少缴税款。若能在纳税人填报申报表时便有职工福利费超标提示,也许纳税人就能发现自己填错了。
  2016年度汇算清缴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为纳税人提供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风险提示服务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0号)要求,申报系统为纳税人提供风险提示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申报质量。但由于该系统是企业自愿选择使用,很多企业并未选择使用该系统,或虽然使用了该系统,但对风险提示信息未予以修改。因此,仍需要对企业申报质量加以检验。特别是对于纳税人自认为符合政策规定,未修改风险提示信息的,税务机关予以预警,经核实,该纳税人确实符合政策规定,预警解除,若不符合,要求纳税人更正,可以有效提高申报表数据质量。
  企业不少申报错误并非系统所能发现,仍需要人工辅导,计算机与人工相结合,把这种填报错误纠正在申报环节,一方面可以使税务机关减少在简单问题上的风险应对精力,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企业汇算清缴后被发现问题补税加收滞纳金。
  事后监管。大量企业所得税项目是无法通过申报表风险识别出来的,如税收优惠、资产损失、重组等项目,虽然风险较大,但无法通过指标识别出风险纳税人,适用于项目管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的指导意见》(税总发〔2013〕55号)要求“以加强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实施信息管税为依托,突出跨年度事项、重大事项、高风险事项和重点行业管理,着力构建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企业所得税的动态化、可持续管理”,为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指明方向。
  一是加强轮查、抽查。通过风险管理,全面实施科学的轮查和抽查制度。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推进税务稽查随机抽查实施方案〉的通知》(税总发〔2015〕104号)要求,加大稽查力度,对重点企业进行轮查,对无法通过指标风险识别出来的项目、对一直没有被风险识别出来的企业进行抽查,堵塞征管漏洞。各税务机关可根据自身特色、征管力量、金额大小确定专项检查事项,集中人力物力,加强对某一特定项目的风险识别和应对,实施专业化管理。
  二是加强分级分类管理。企业所得税特点是税源集中,大企业户数少,但纳税额占到本地区税源的一半以上;中小企业户数多,但纳税额不到本地区税源的一半,且大多数为微利、亏损,甚至长期亏损企业。税务机关人力资源有限,必须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本着“抓大、控中、惠小”的原则,对大、中、小型企业实行差异化管理。对于大企业,加强高风险事项、重点事项的管理,做好税收分析;对于中型企业,加强对重点行业的管理,找准共性风险,形成操作指南。对于重点事项和重点行业,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开展企业所得税重点税源和高风险事项团队管理工作的通知》(税总函〔2016〕148号)要求,组建风险应对团队,发挥专业优势,实行项目式管理、团队化作业,有效组织收入。对于小企业,认真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切实保证小企业充分享受优惠,帮助小企业发展壮大。
  三是加强第三方信息的应用。第三方信息是企业所得税风险识别最有效的工具。第三方信息的获取需要顶层设计,目前,很多省份制定并实施了地方税收保障法规,在地方政府的统筹下,应尽快建立税务与工商、财政、银行、海关、外汇、统计、住建、国土和社保等政府部门的联动机制,形成制度,定期信息交换,实现信息共享,堵塞征管漏洞。在获取第三方信息已有制度保障后,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第三方信息,研究如何从茫茫数据中找出对税收有用的数据,已成为眼下最迫切的课题。另外,除了别人提供外,税务机关还要主动出击,运用网络爬虫等技术,主动搜集涉税信息,发现税收风险。
  (作者单位:北京市国税局)
关注东审公众微信号"bjds4006505616"及时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微信二微码

荣审服务网络

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宁波成都深圳

联系我们|执业资质|法律声明|隐私与安全|网站地图

本网站归荣审版权所有 沪ICP备16041755号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400-139-4131

累计在线人数:246223人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