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国务院应对民间投资增速腰斩 廓清制度环境
添加日期:2016年05月13日
民间投资增速在今年一季度出现“前所未有”的下滑之后,各级政府机构的应对举措纷至沓来。
发改委5月12日召开发布会表示,将采取包括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加强和改善政府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等七项措施努力稳定民间投资。而就在最近,国务院罕见地派出专项督查组,对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培林对《第一财经日报》称,当前民间投资增速回落原因较为复杂,最为主要的是对于投资安全性缺乏信心以及负面清单制度一直未落实,只有在多个维度的制度层面进行改革,才能进一步激发民资的投资热情。
与此同时,包括浙江、湖南、陕西等多个地方近日都推出了多种方案吸引民间投资的政策,这其中不仅包括放宽准入渠道,更在PPP方面大规模发力。
增速为何“腰斩”?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0.7%,但民间固定资产投资5.3万亿元,同比名义仅为增长5.7%,增速落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个百分点,增速比1~2月份回落1.2个百分点,出现“腰斩”式下跌。
从历年数据来看,2013年到2015年的36个月里,民间投资增速一直都高于全社会投资增速。但进入2016年以来,民间投资与全社会投资开始分道扬镳,民间投资增速开始一路下滑,从2015年同期的13.6%急速跌落至5.7%。民间投资增速同比腰斩一半多,而2013年,民间投资增速曾经达到23.1%。
此现象引发了高层关注。过去多年来,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的定海神针,相对于国有控股企业投资,民间投资更代表着社会资本的投资活跃度。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决定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民间投资为何突然出现悬崖式腰斩?综合《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多名专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一季度受季节因素影响,经济普遍承压,而以基建为抓手的稳增长措施又主要通过国企发力,民企承压更为明显;其次,过去民间固定投资都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产业,传统产业的回落以及新领域开拓缓慢也成为重要原因。再者,民间资本更关注资本的风险和收益率,在未来市场经济情况不明朗的情况下,企业家的投资相对更谨慎保守。
刘培林认为,当前社会上发出的声音和信号多种多样,民间投资参与者急需定心丸,现在最关键的是通过保护知识产权,建立“亲”和“清”的新型政商关系,让投资者充分体会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此外,负面清单制度没有落实,过去原本路径局限的民间投资,无法进入许多长期性投资领域,导致“转型困难”。
应对政策密集出台
为应对紧迫和急速下滑的民间投资,国务院最近两次常务会议都连续作出了部署。上周的国务院常委会决定,围绕国务院2014年出台的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相关文件落实情况,选择部分地区进行督查,同时开展第三方评估。
本周国务院常委会再次提出,将投资项目开工前的报建审批事项由65项减至42项,其中规划许可、市政设施建设等24项审批整合为8项,并保留涉及环保等方面的法定审批事项。
不仅如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日主持召开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时指出,要抓紧建立行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坚决取消对民间资本单独设置的附加条件和歧视性条款,做到同股同权,保障民营资本合法权益。
一名部委官员昨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称,下一步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打破电力、电信、交通、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等领域的行业壁垒,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同时还要建立更为公平有序的投资环境,增强投资者信心。
他同时透露,督查组督查的文件内容也是各地发力的重点。本报记者梳理文件发现,文件主要包括8个方面:创新生态环保投资运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运营农业和水利工程、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市场化、改革完善交通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加强能源设施投资、推进信息和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此外,发改委昨天的发布会也透露了中央层面的部署思路。称将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加强和改善政府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加大对民间投资的融资支持,大力推广PPP模式,加强服务规范管理。
对接PPP项目
促进民间投资提升的另一个政策是对接PPP项目。近两年来,政府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以吸引民间投资,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根据财政部PPP中心的数据,截至今年5月12日,PPP模式推开两年多的时间里,地方政府已经推出7835个PPP项目,总投资额约8.8万亿元。不过,这些PPP项目落地率约为21.7%,大部分PPP项目还在前期准备中,其中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少是一大问题,这引起国务院关注。
国务院5月9日披露的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实情况专项督查任务中,大力推进PPP模式被列为重点任务之一,重点督查PPP模式是否存在政策不完善、机制不科学、承诺不兑现等问题。大岳咨询总经理金永祥认为,目前PPP政策方面问题不大,而在PPP项目运作机制和地方不兑现承诺是大问题。这次督查将有利于推动民资进入PPP领域。
在促进PPP项目落地方面,财政部PPP示范项目是重要抓手,财政部希望通过示范项目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施范例,来促进更多的项目落地。
财政部PPP中心副主任韩斌对《第一财经日报》称,财政部正在准备第三批PPP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申报条件还在确定中,但很快向社会发布相关通知予以明确。
参与过前两批示范项目评选的金永祥称,为了发挥PPP对经济的稳增长作用,第三批PPP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将明显超过前两批。只有数量大,才能让PPP发挥稳增长的重要作用。
2014年底,财政部推出第一批PPP示范项目30个,总投资额为1800亿元。2015年9月,财政部推出第二批PPP示范项目206个,总投资达6589亿元,数量是第一批的近7倍,总投资额则是第一批的3.7倍。第三批PPP示范项目总投资额有望超过6000亿元。
此外,今年3月财政部发起设立的总规模1800亿元的中国PPP融资支持基金也有了重大进展,财政部和10家大型金融机构等共同发起设立了政企合作投资基金公司,来运作这一基金。
金永祥认为,1800亿元中国PPP融资支持基金正式运作将对PPP市场带来深远影响,估算可以撬动1.8万亿投资,还能降低PPP项目融资成本,规范PPP项目运作,带动更多项目落地。此外,财政部还在推动PPP法的立法工作,而PPP项目财政管理办法也将于今年出台。
可以预见,如果民间资本能顺利进入PPP领域,那么增速回升也就为期不远了。
发改委5月12日召开发布会表示,将采取包括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加强和改善政府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等七项措施努力稳定民间投资。而就在最近,国务院罕见地派出专项督查组,对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培林对《第一财经日报》称,当前民间投资增速回落原因较为复杂,最为主要的是对于投资安全性缺乏信心以及负面清单制度一直未落实,只有在多个维度的制度层面进行改革,才能进一步激发民资的投资热情。
与此同时,包括浙江、湖南、陕西等多个地方近日都推出了多种方案吸引民间投资的政策,这其中不仅包括放宽准入渠道,更在PPP方面大规模发力。
增速为何“腰斩”?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0.7%,但民间固定资产投资5.3万亿元,同比名义仅为增长5.7%,增速落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个百分点,增速比1~2月份回落1.2个百分点,出现“腰斩”式下跌。
从历年数据来看,2013年到2015年的36个月里,民间投资增速一直都高于全社会投资增速。但进入2016年以来,民间投资与全社会投资开始分道扬镳,民间投资增速开始一路下滑,从2015年同期的13.6%急速跌落至5.7%。民间投资增速同比腰斩一半多,而2013年,民间投资增速曾经达到23.1%。
此现象引发了高层关注。过去多年来,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的定海神针,相对于国有控股企业投资,民间投资更代表着社会资本的投资活跃度。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决定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民间投资为何突然出现悬崖式腰斩?综合《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多名专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一季度受季节因素影响,经济普遍承压,而以基建为抓手的稳增长措施又主要通过国企发力,民企承压更为明显;其次,过去民间固定投资都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产业,传统产业的回落以及新领域开拓缓慢也成为重要原因。再者,民间资本更关注资本的风险和收益率,在未来市场经济情况不明朗的情况下,企业家的投资相对更谨慎保守。
刘培林认为,当前社会上发出的声音和信号多种多样,民间投资参与者急需定心丸,现在最关键的是通过保护知识产权,建立“亲”和“清”的新型政商关系,让投资者充分体会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此外,负面清单制度没有落实,过去原本路径局限的民间投资,无法进入许多长期性投资领域,导致“转型困难”。
应对政策密集出台
为应对紧迫和急速下滑的民间投资,国务院最近两次常务会议都连续作出了部署。上周的国务院常委会决定,围绕国务院2014年出台的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相关文件落实情况,选择部分地区进行督查,同时开展第三方评估。
本周国务院常委会再次提出,将投资项目开工前的报建审批事项由65项减至42项,其中规划许可、市政设施建设等24项审批整合为8项,并保留涉及环保等方面的法定审批事项。
不仅如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日主持召开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时指出,要抓紧建立行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坚决取消对民间资本单独设置的附加条件和歧视性条款,做到同股同权,保障民营资本合法权益。
一名部委官员昨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称,下一步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打破电力、电信、交通、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等领域的行业壁垒,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同时还要建立更为公平有序的投资环境,增强投资者信心。
他同时透露,督查组督查的文件内容也是各地发力的重点。本报记者梳理文件发现,文件主要包括8个方面:创新生态环保投资运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运营农业和水利工程、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市场化、改革完善交通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加强能源设施投资、推进信息和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此外,发改委昨天的发布会也透露了中央层面的部署思路。称将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加强和改善政府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加大对民间投资的融资支持,大力推广PPP模式,加强服务规范管理。
对接PPP项目
促进民间投资提升的另一个政策是对接PPP项目。近两年来,政府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以吸引民间投资,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根据财政部PPP中心的数据,截至今年5月12日,PPP模式推开两年多的时间里,地方政府已经推出7835个PPP项目,总投资额约8.8万亿元。不过,这些PPP项目落地率约为21.7%,大部分PPP项目还在前期准备中,其中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少是一大问题,这引起国务院关注。
国务院5月9日披露的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实情况专项督查任务中,大力推进PPP模式被列为重点任务之一,重点督查PPP模式是否存在政策不完善、机制不科学、承诺不兑现等问题。大岳咨询总经理金永祥认为,目前PPP政策方面问题不大,而在PPP项目运作机制和地方不兑现承诺是大问题。这次督查将有利于推动民资进入PPP领域。
在促进PPP项目落地方面,财政部PPP示范项目是重要抓手,财政部希望通过示范项目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施范例,来促进更多的项目落地。
财政部PPP中心副主任韩斌对《第一财经日报》称,财政部正在准备第三批PPP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申报条件还在确定中,但很快向社会发布相关通知予以明确。
参与过前两批示范项目评选的金永祥称,为了发挥PPP对经济的稳增长作用,第三批PPP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将明显超过前两批。只有数量大,才能让PPP发挥稳增长的重要作用。
2014年底,财政部推出第一批PPP示范项目30个,总投资额为1800亿元。2015年9月,财政部推出第二批PPP示范项目206个,总投资达6589亿元,数量是第一批的近7倍,总投资额则是第一批的3.7倍。第三批PPP示范项目总投资额有望超过6000亿元。
此外,今年3月财政部发起设立的总规模1800亿元的中国PPP融资支持基金也有了重大进展,财政部和10家大型金融机构等共同发起设立了政企合作投资基金公司,来运作这一基金。
金永祥认为,1800亿元中国PPP融资支持基金正式运作将对PPP市场带来深远影响,估算可以撬动1.8万亿投资,还能降低PPP项目融资成本,规范PPP项目运作,带动更多项目落地。此外,财政部还在推动PPP法的立法工作,而PPP项目财政管理办法也将于今年出台。
可以预见,如果民间资本能顺利进入PPP领域,那么增速回升也就为期不远了。
关注东审公众微信号"bjds4006505616"及时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微信二微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