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站APP下载 [会员登录][会员注册]

荣审服务范围

  • 全国  电话:400-139-4131

法规

税务法规 财政法规 财会法规 政策解读 财税资讯 财经资讯 财会资讯 以案说法

服务

审计服务 资产评估 代理记账 高新认定 加计扣除 工商代理

实务

纳税实务财会实务出口退税税收协定税率查询新准则
最新消息:
关注我们
 

财经资讯

评:不要妄下通缩定论 CPI依旧处于正增长状态

添加日期:2015年02月16日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走低,PPI(生产者物价指数)连续负增长,经济相对疲弱,近期市场对中国经济陷入通缩的担忧不断升级。对此,专家指出,要以科学理性态度正视当前经济形势,不要夸大风险,随便扣上通缩的帽子。未来在基建投资、内需消费和对海外投资驱动下,在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调控下,中国有足够办法化解通缩隐患。
  物价走低引发担忧
  最近一系列经济数据似乎不尽如人意。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月CPI同比仅增0.8%,PPI同比下降4.3%,已连续第35个月为负值,CPI和PPI均创下逾5年新低。另据海关总署统计,1月份外贸进出口录得最差数值,进口下滑严重,贸易顺差3669亿元,扩大87.5%。
  其中,物价持续走低,1月份CPI跌破1%更引发“通缩”恐慌。广发证券(23.66,0.39,1.68%)分析师冯明表示,从CPI指标来看,目前情况属于“通货收缩”,但距离“通货紧缩”并不遥远。
  对普通百姓而言,通胀是熟悉的,而对于通缩,则无太多切身体会。专家指出,通缩危害严重,其基 本特征表现为:一是物价普遍持续下降;二是货币供给量连续下降;三是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全面衰退。
  “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通缩风险不容小觑。”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具体来看,一是内需疲软仍然持续。二是美元走强与全球需求疲软之下,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进入寒冬。这对国内避免通缩不利。三是产能过剩局面没有改观。
  不要妄下“通缩”定论
  “通缩”狼真的来了吗?有观点认为,物价至少出现连续3至6个月的负增长,才能被定义为通缩。目前中国的CPI依旧处于正增长状态,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并未陷入通缩。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对本报记者说,从严格的理论意义上讲,通缩表现为物价持续下跌影响到消费,消费不振又阻碍了经济增长。事实上,当前物价下跌是供给端造成的,比如包括油价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电商等新型业态发展降低了商品成本,并非百姓消费需求低迷所为。
  物价在通缩中是一个重要指标,“1月份CPI下跌有特殊原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一是暖冬使蔬菜等食品供应充足,二是春节错月,三是猪肉价格下跌。估计2月份物价会有所反弹。更主要的是,1月CPI环比上涨0.3%,保持了上涨的稳定态势。
  流动性也是考量通缩的重要内容。从货币供应看,最近央行为缓解春节前惯常的流动性偏紧采取了许多措施,向市场释放了所需的流动性。央行决定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认为,春节前降准时点符合预期,合计释放资金上限预计在7000亿左右。
  今年仍会适度投放货币
  当前“通缩”隐患仍然存在,特别是PPI连续负增长不容忽视。徐洪才说,PPI下跌原因有四:一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导致国内原材料工业品价格下降;二是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商品的物流成本下降,导致价格下跌;三是产能过剩,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跌;四是内需不足导致物价下跌。
  “前两个因素不需治理,是好事。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能降低生产企业的成本,电商带来的价格下跌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徐洪才说,对于后两个因素造成的通缩隐患,我们也有足够的办法化解。
  徐洪才指出,产能过剩属于结构性问题,需要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加大对外投资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理。目前“一带一路”、京津冀、城镇化、基础设施等建设的启动,都将带动经济发展,化解过剩产能。
  “而内需不足必须通过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解决,通过货币投放来保证流动性合理充裕,因此建议今年再次适当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还应降息,适度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徐洪才指出。
  事实上,央行也正在行动。从去年11月21日到今年2月4日,央行降息后又降准。业内人士预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预计年内会继续适度投放货币。
关注东审公众微信号"bjds4006505616"及时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微信二微码

荣审服务网络

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宁波成都深圳

联系我们|执业资质|法律声明|隐私与安全|网站地图

本网站归荣审版权所有 沪ICP备16041755号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400-139-4131

累计在线人数:203186人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