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煤炭去产能有望“大头落地” 蒙陕晋将成核心增长区
添加日期:2018年04月25日
连续推进两年的煤炭行业去产能任务仍在继续。
日前,国家发改委联合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等六部委下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提出,在2018年将力争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5亿吨左右,并确保8亿吨左右煤炭去产能目标实现三年“大头落地”。
“2016年和2017年,我国煤炭去产能累计完成5.4亿吨。按照惯例,2018年累计去产能达6.9亿吨,占去产能前42亿吨的16.42%。”4月初,安信证券研究员周泰在一份研报中指出,按此测算,大头落地的任务完成不难。
这种产能调整的过程也是中国煤炭产业结构重新调整的过程。当前,中国煤炭产能逐渐从南方转移到北方优质煤炭产区,产业格局和产品结构在升级中逐渐实现优化。不过,在当前钢铁、电力等下游行业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而市场上的煤炭供应量短期增幅有限,“这也将逐渐推高未来的煤炭景气指数。”
煤企利润回升
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产能产量双双压缩。2017年,我国实现原煤产量34.45亿吨,同比增加3.20%,实现焦煤产量4.45亿吨,同比增加2.25%。实现焦炭产量4.31亿吨,同比下降3.3%。
价格方面也在高位运行,市场数据显示,2017年年初,我国国内期货市场动力煤主力合约1805报价约487元/吨,到12月份上涨至约644元/吨。
这种局面下,煤炭企业业绩大幅回暖。同花顺数据显示,对比2016年全行业亏损的局面,截至2018年4月24日,已发布业绩预告或2017年年报的煤炭企业中,净利润增幅超过100%的达到16家,净利润为负的煤企仅剩2家。
“2017年去产能之前,我国国内有效产能是42亿—43亿吨。”4月24日,川财证券分析师邱瀚萱测算认为,2016年全国煤炭行业化解产能2.9亿吨,超额完成2.亿吨的年度目标任务,则2017年有效产能应在40亿吨左右。
这种去产能的推进,让我国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原煤产量前三名的分别是内蒙、山西和陕西。2016年到2017年我国煤炭产量的绝对增量向这三地区集中。“产量逐渐向主产省份集中的原因是去产能的主力在其他省份。”华创证券研究员任志强3月19日在其研报中指出,过去2年,我国实际去产能完成前五位的省份分别为宁夏、山西、河南、贵州及四川。而山西因整合矿较多,退出产能多为整合矿,大多为非生产矿井。此外,其余几个省份均非主产省份,特别是陕西和内蒙古去产能仅2311万吨以及1140万吨。
市场上的新增产能也大多集中在主产省份,这些省份未来将成为中国煤炭产业的核心区域。根据上述《通知》,在实施产能置换的前提下,将重点在北方大型煤炭基地规划建设一批露天煤矿和大型井工煤矿。对已承担产能置换任务、具备安全条件的优质产能建设项目,加快批复相关手续,推动尽快竣工达产。重点建设神东、陕北、晋北、晋东和新疆大型煤炭基地,引导有效产能向优势企业和地区集中。未来,内蒙、陕西和山西将成为煤炭产业中长期发展的核心增长区域。而9万吨/年及以下规模的小煤矿产能中占比较高的省份如黑龙江、江西等地区将退出市场舞台。
新建产能不足
尽管如此,以目前供需推测,新建产能很可能满足不了当前及未来的需求,市场在较长时期内将处于供小于求的局面。
“如今新建产能会面临建设成本高、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慢的难题。”在其4月发布的研报中,任志强团队举例认为,新疆宜化矿业有限公司五彩湾矿区一号露天煤矿一期、新疆大南湖矿区西二号露天矿与内蒙古霍林河矿区达来胡硕矿三个矿井的产能分为700万吨/年、600万吨/年、600万吨/年,项目总投资(不含矿业权费用)分别为15.8亿元、25.17亿元以及34.04亿元,测算吨建设成本为226元/吨、420元/吨、567元/吨。
而采矿权价款一般按开采年限为30年缴纳,按照行业开采经验,开采1吨煤至少需要2吨资源储量,即建设1吨产能需要至少60吨的资源储备。根据目前的政策规定,新建产能需要与化解过剩产能挂钩,因此新建产能还需要购买相应的产能置换指标,而置换指标平均价格多在130-180元/吨范围内。
我国新建矿井产能规模普遍较大。目前,国内新建矿井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以及内蒙古三个煤炭主产地,且基本以产能规模300万吨/年及以上规模为主,投资额较高。新建产能的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建设一个产能1000万吨的矿井所需要的总成本约为133.5亿元,折合单吨成本1335元/吨,投资规模极大,少有煤炭企业能负担。”任志强团队在上述测算中推算,以吨煤净利70元/吨测算,投资回报率为5%,完全收回投资成本需要19年。而矿井的建设周期需要五年或更长时间,经历过前期煤炭市场的不断反复,企业对煤炭行业的悲观预期仍未消除,不愿新上产能。而已新投产产能大多为项目配套矿井,对市场供应增加有限。
尽管行业景气指数回升,但煤炭企业的造血功能还没完全恢复。
任志强团队表示,2012年至2017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下滑47.61%。2018年起,固定资产投资开始恢复,但预计新产能要5年后才可释放产量。“此外,企业自有资金实力还不够强大。”他们表示,煤炭行业目前仍处在修复资产负债表阶段。2017年煤炭行业负债3.74万亿,负债率68%,同比仅下滑2%,而利润总额仅2959.3亿元,不足以支持新建产能。而外部融资对煤炭行业仍持谨慎态度,特别是银行端对煤炭行业的支持仍偏谨慎,主要以收回前期贷款为主。
煤炭市场的需求在放大。动力煤下游中,火力发电占了60%,其次是建材、供热、化工、冶金,受益于火力发电量增加,2018年,我国动力煤需求向好,焦煤、焦炭需求收缩大于供给收缩。
2018年年度动力煤长协定价公式新增沿海电煤采购价格指数,邱瀚萱认为,其初衷是增加在煤炭采购中电力企业的话语权,减少电厂采购煤炭价格的波动。但2018年各发电集团年度长协煤合同比例大幅下降使得电煤价格弹性升高,市场波动对电厂煤炭综合采购成本影响更加明显。
本年度长协价仍由基准价+浮动价组成,邱瀚萱指出,长协煤基准价维持在535元/吨。2018年预计动力煤将出现供需紧张局面,秦港5500大卡动力煤均价或在620元/吨左右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我国进口煤炭超过2亿吨,而最高年份的2013年超过3亿吨。海关总署2018年1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12月份,中国共进口煤炭2.71亿吨,同比增长6.1%,累计进口金额226.37亿美元,同比增长60%;2017年1-12月,中国共出口煤炭817万吨,同比下降7%,总金额11亿美元,同比增长58.1%。对比过去年份,2013年进口煤炭达到峰值,为3.27亿吨。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敦仕3月16日撰文认为,“在国内煤炭持续较高价位运行情况下,国家将会考虑进一步发挥进口煤炭的资源补充重要作用,煤炭进口调控政策可能比往年宽松,通过进口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他预计理想状态下我国全年煤炭进口的同比增幅在10%左右,进口总量或许会超过3亿吨。
日前,国家发改委联合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等六部委下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提出,在2018年将力争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5亿吨左右,并确保8亿吨左右煤炭去产能目标实现三年“大头落地”。
“2016年和2017年,我国煤炭去产能累计完成5.4亿吨。按照惯例,2018年累计去产能达6.9亿吨,占去产能前42亿吨的16.42%。”4月初,安信证券研究员周泰在一份研报中指出,按此测算,大头落地的任务完成不难。
这种产能调整的过程也是中国煤炭产业结构重新调整的过程。当前,中国煤炭产能逐渐从南方转移到北方优质煤炭产区,产业格局和产品结构在升级中逐渐实现优化。不过,在当前钢铁、电力等下游行业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而市场上的煤炭供应量短期增幅有限,“这也将逐渐推高未来的煤炭景气指数。”
煤企利润回升
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产能产量双双压缩。2017年,我国实现原煤产量34.45亿吨,同比增加3.20%,实现焦煤产量4.45亿吨,同比增加2.25%。实现焦炭产量4.31亿吨,同比下降3.3%。
价格方面也在高位运行,市场数据显示,2017年年初,我国国内期货市场动力煤主力合约1805报价约487元/吨,到12月份上涨至约644元/吨。
这种局面下,煤炭企业业绩大幅回暖。同花顺数据显示,对比2016年全行业亏损的局面,截至2018年4月24日,已发布业绩预告或2017年年报的煤炭企业中,净利润增幅超过100%的达到16家,净利润为负的煤企仅剩2家。
“2017年去产能之前,我国国内有效产能是42亿—43亿吨。”4月24日,川财证券分析师邱瀚萱测算认为,2016年全国煤炭行业化解产能2.9亿吨,超额完成2.亿吨的年度目标任务,则2017年有效产能应在40亿吨左右。
这种去产能的推进,让我国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原煤产量前三名的分别是内蒙、山西和陕西。2016年到2017年我国煤炭产量的绝对增量向这三地区集中。“产量逐渐向主产省份集中的原因是去产能的主力在其他省份。”华创证券研究员任志强3月19日在其研报中指出,过去2年,我国实际去产能完成前五位的省份分别为宁夏、山西、河南、贵州及四川。而山西因整合矿较多,退出产能多为整合矿,大多为非生产矿井。此外,其余几个省份均非主产省份,特别是陕西和内蒙古去产能仅2311万吨以及1140万吨。
市场上的新增产能也大多集中在主产省份,这些省份未来将成为中国煤炭产业的核心区域。根据上述《通知》,在实施产能置换的前提下,将重点在北方大型煤炭基地规划建设一批露天煤矿和大型井工煤矿。对已承担产能置换任务、具备安全条件的优质产能建设项目,加快批复相关手续,推动尽快竣工达产。重点建设神东、陕北、晋北、晋东和新疆大型煤炭基地,引导有效产能向优势企业和地区集中。未来,内蒙、陕西和山西将成为煤炭产业中长期发展的核心增长区域。而9万吨/年及以下规模的小煤矿产能中占比较高的省份如黑龙江、江西等地区将退出市场舞台。
新建产能不足
尽管如此,以目前供需推测,新建产能很可能满足不了当前及未来的需求,市场在较长时期内将处于供小于求的局面。
“如今新建产能会面临建设成本高、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慢的难题。”在其4月发布的研报中,任志强团队举例认为,新疆宜化矿业有限公司五彩湾矿区一号露天煤矿一期、新疆大南湖矿区西二号露天矿与内蒙古霍林河矿区达来胡硕矿三个矿井的产能分为700万吨/年、600万吨/年、600万吨/年,项目总投资(不含矿业权费用)分别为15.8亿元、25.17亿元以及34.04亿元,测算吨建设成本为226元/吨、420元/吨、567元/吨。
而采矿权价款一般按开采年限为30年缴纳,按照行业开采经验,开采1吨煤至少需要2吨资源储量,即建设1吨产能需要至少60吨的资源储备。根据目前的政策规定,新建产能需要与化解过剩产能挂钩,因此新建产能还需要购买相应的产能置换指标,而置换指标平均价格多在130-180元/吨范围内。
我国新建矿井产能规模普遍较大。目前,国内新建矿井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以及内蒙古三个煤炭主产地,且基本以产能规模300万吨/年及以上规模为主,投资额较高。新建产能的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建设一个产能1000万吨的矿井所需要的总成本约为133.5亿元,折合单吨成本1335元/吨,投资规模极大,少有煤炭企业能负担。”任志强团队在上述测算中推算,以吨煤净利70元/吨测算,投资回报率为5%,完全收回投资成本需要19年。而矿井的建设周期需要五年或更长时间,经历过前期煤炭市场的不断反复,企业对煤炭行业的悲观预期仍未消除,不愿新上产能。而已新投产产能大多为项目配套矿井,对市场供应增加有限。
尽管行业景气指数回升,但煤炭企业的造血功能还没完全恢复。
任志强团队表示,2012年至2017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下滑47.61%。2018年起,固定资产投资开始恢复,但预计新产能要5年后才可释放产量。“此外,企业自有资金实力还不够强大。”他们表示,煤炭行业目前仍处在修复资产负债表阶段。2017年煤炭行业负债3.74万亿,负债率68%,同比仅下滑2%,而利润总额仅2959.3亿元,不足以支持新建产能。而外部融资对煤炭行业仍持谨慎态度,特别是银行端对煤炭行业的支持仍偏谨慎,主要以收回前期贷款为主。
煤炭市场的需求在放大。动力煤下游中,火力发电占了60%,其次是建材、供热、化工、冶金,受益于火力发电量增加,2018年,我国动力煤需求向好,焦煤、焦炭需求收缩大于供给收缩。
2018年年度动力煤长协定价公式新增沿海电煤采购价格指数,邱瀚萱认为,其初衷是增加在煤炭采购中电力企业的话语权,减少电厂采购煤炭价格的波动。但2018年各发电集团年度长协煤合同比例大幅下降使得电煤价格弹性升高,市场波动对电厂煤炭综合采购成本影响更加明显。
本年度长协价仍由基准价+浮动价组成,邱瀚萱指出,长协煤基准价维持在535元/吨。2018年预计动力煤将出现供需紧张局面,秦港5500大卡动力煤均价或在620元/吨左右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我国进口煤炭超过2亿吨,而最高年份的2013年超过3亿吨。海关总署2018年1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12月份,中国共进口煤炭2.71亿吨,同比增长6.1%,累计进口金额226.37亿美元,同比增长60%;2017年1-12月,中国共出口煤炭817万吨,同比下降7%,总金额11亿美元,同比增长58.1%。对比过去年份,2013年进口煤炭达到峰值,为3.27亿吨。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敦仕3月16日撰文认为,“在国内煤炭持续较高价位运行情况下,国家将会考虑进一步发挥进口煤炭的资源补充重要作用,煤炭进口调控政策可能比往年宽松,通过进口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他预计理想状态下我国全年煤炭进口的同比增幅在10%左右,进口总量或许会超过3亿吨。
关注东审公众微信号"bjds4006505616"及时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微信二微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