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二线城市经济转型样本:无锡如何跻身“万亿俱乐部”?
添加日期:2018年01月09日
经济增速从2014年的1.7%,到2017年的7.4%,江苏工业强市无锡如何实现“触底反弹”,最终跻身“万亿俱乐部”?
1月7日,无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举行,无锡市市长汪泉宣布:预计无锡全市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00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五年来首次超过江苏全省平均水平。
这意味着无锡成为继苏州、南京之后,江苏省内第三个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的城市。
然而,在3年前的2014年,无锡还出现过GDP增速在江苏13个设区市中垫底的尴尬局面。
在无锡市“两会”召开期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参加的分组讨论会上,有代表委员在发言时表示,无锡经济“触底反弹”,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后所取得的成果。
无锡主要领导在分组讨论会上指出,这是无锡走坚持创新驱动产业强市战略、推动城市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的结果。
而无锡的经济转型,可以说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之下,地区经济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样本。
城市“万亿俱乐部”再添一员
继长沙之后,无锡也成功突破地区生产总值万亿元的“门槛”。这使全国加入“万亿俱乐部”的城市增加到14个。
1月8日,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指出,对于一个城市来说,GDP过万亿元,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城市地位、能级的重要标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从面积、人口、房地产拉动等多个指标来看,无锡在“万亿俱乐部”中并没有先天的优势。作为老牌工业城市和“苏南模式”的发源地之一,工业仍是无锡触底反弹的核心所在和主要抓手。数据显示,2016年无锡的第二产业占比约在47.6%。
2017年1-11月,无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14136.8亿元、874.67亿元,同比增长16.1%、12.4%。
2017年11月末,无锡规上工业资产总计16371.88亿元,同比增长9.1%;负债合计8752.42亿元,同比增长8.4%。无锡规上工业的资产负债率为53.5%,从江苏全省的水平看,这处于控制得较好的水平。
“从2017年的贷款投向看,我们感觉到制造业明显向好。”1月8日,江阴银行董秘陆建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活跃的民营经济,是推动无锡经济触底反弹的关键。
细看无锡经济总量构成,有50%来自下辖的江阴、宜兴两市,这是两个持续盘踞中国县域经济前十强榜单的地区,仅江阴的经济总量就能与部分地级市相当。
此外,2017年,无锡有12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 强,位居江苏省第一;24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占江苏省半数以上。特别是,2017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8家,累计达到129家,这一数量为江苏省第一。
在无锡市“两会”上,无锡市市长汪泉宣布,民企海澜集团成为了无锡第一家营收破千亿的企业。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实施研发支出核算方法改革后,无锡2016年GDP增加了177.79亿元,GDP总量修订为9387.81亿元。不断增加的科研投入,也为无锡GDP“加分”。
有无锡市主要领导在发言时表示,在过去数年较为困难的形势下,无锡在2017年经济总量突破万亿,意味着无锡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已经出现成果,并开始进入了良性增长、良性循环、良性发展的轨道。
研发投入GDP占比2.86%
与其他经济总量过万亿的城市相比,无锡的诸多指标优势并不突出。那么,无锡的经济增长“个性”究竟在哪里呢?
据了解,适应经济新常态,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无锡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基调。2018年,无锡将GDP增幅目标设在7%-7.5%之间。无锡市主要领导在发言中指出,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就不要担心增长率下滑。
而这需要在研发投入、绿色增长、经济转型等多方面下功夫。
据了解,从太湖蓝藻事件爆发以来,无锡就下定决心关闭小钢厂、小化工等高耗能低端产业,全力发展高科技等前瞻性产业,以光伏和物联网等产业为典型。
目前,华为、阿里巴巴、腾讯、中电海康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在无锡有较大数额投资,亦有华虹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天津中环大硅片研发和制造、SK海力士第二工厂等旗舰项目,以及江阴高新区获批国家集成电路封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这些产业都代表了国内甚至世界级的先进制造水平,具备较强的“前瞻性”。
1月8日,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刘海涛博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高科技产业具有投入大、风险大、效益大和时间长的特点。“2014年曾是无锡的低潮期,传统产业被大量淘汰,而高新技术产业尚未真正发挥效果。一个精准的投资项目,3-5年才会有效益。”
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在无锡已经逐步发挥能量。2017年,无锡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6%,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5%。
“2017年,无锡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避免鼓励地区间新一轮的GDP的竞赛。”1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教授刘志彪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转向高质量发展。
对此,无锡也开始发力居民的“获得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无锡市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中,用于民生的超过80%。
2018年,无锡将继续实施10大重点民生工程,并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在治理太湖上,无锡已连续十年完成了国家和省级既定任务目标,利用太湖和江南水乡,建成了全国首个全市域湿地城市群。
1月7日,无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举行,无锡市市长汪泉宣布:预计无锡全市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00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五年来首次超过江苏全省平均水平。
这意味着无锡成为继苏州、南京之后,江苏省内第三个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的城市。
然而,在3年前的2014年,无锡还出现过GDP增速在江苏13个设区市中垫底的尴尬局面。
在无锡市“两会”召开期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参加的分组讨论会上,有代表委员在发言时表示,无锡经济“触底反弹”,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后所取得的成果。
无锡主要领导在分组讨论会上指出,这是无锡走坚持创新驱动产业强市战略、推动城市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的结果。
而无锡的经济转型,可以说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之下,地区经济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样本。
城市“万亿俱乐部”再添一员
继长沙之后,无锡也成功突破地区生产总值万亿元的“门槛”。这使全国加入“万亿俱乐部”的城市增加到14个。
1月8日,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指出,对于一个城市来说,GDP过万亿元,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城市地位、能级的重要标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从面积、人口、房地产拉动等多个指标来看,无锡在“万亿俱乐部”中并没有先天的优势。作为老牌工业城市和“苏南模式”的发源地之一,工业仍是无锡触底反弹的核心所在和主要抓手。数据显示,2016年无锡的第二产业占比约在47.6%。
2017年1-11月,无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14136.8亿元、874.67亿元,同比增长16.1%、12.4%。
2017年11月末,无锡规上工业资产总计16371.88亿元,同比增长9.1%;负债合计8752.42亿元,同比增长8.4%。无锡规上工业的资产负债率为53.5%,从江苏全省的水平看,这处于控制得较好的水平。
“从2017年的贷款投向看,我们感觉到制造业明显向好。”1月8日,江阴银行董秘陆建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活跃的民营经济,是推动无锡经济触底反弹的关键。
细看无锡经济总量构成,有50%来自下辖的江阴、宜兴两市,这是两个持续盘踞中国县域经济前十强榜单的地区,仅江阴的经济总量就能与部分地级市相当。
此外,2017年,无锡有12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 强,位居江苏省第一;24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占江苏省半数以上。特别是,2017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8家,累计达到129家,这一数量为江苏省第一。
在无锡市“两会”上,无锡市市长汪泉宣布,民企海澜集团成为了无锡第一家营收破千亿的企业。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实施研发支出核算方法改革后,无锡2016年GDP增加了177.79亿元,GDP总量修订为9387.81亿元。不断增加的科研投入,也为无锡GDP“加分”。
有无锡市主要领导在发言时表示,在过去数年较为困难的形势下,无锡在2017年经济总量突破万亿,意味着无锡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已经出现成果,并开始进入了良性增长、良性循环、良性发展的轨道。
研发投入GDP占比2.86%
与其他经济总量过万亿的城市相比,无锡的诸多指标优势并不突出。那么,无锡的经济增长“个性”究竟在哪里呢?
据了解,适应经济新常态,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无锡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基调。2018年,无锡将GDP增幅目标设在7%-7.5%之间。无锡市主要领导在发言中指出,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就不要担心增长率下滑。
而这需要在研发投入、绿色增长、经济转型等多方面下功夫。
据了解,从太湖蓝藻事件爆发以来,无锡就下定决心关闭小钢厂、小化工等高耗能低端产业,全力发展高科技等前瞻性产业,以光伏和物联网等产业为典型。
目前,华为、阿里巴巴、腾讯、中电海康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在无锡有较大数额投资,亦有华虹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天津中环大硅片研发和制造、SK海力士第二工厂等旗舰项目,以及江阴高新区获批国家集成电路封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这些产业都代表了国内甚至世界级的先进制造水平,具备较强的“前瞻性”。
1月8日,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刘海涛博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高科技产业具有投入大、风险大、效益大和时间长的特点。“2014年曾是无锡的低潮期,传统产业被大量淘汰,而高新技术产业尚未真正发挥效果。一个精准的投资项目,3-5年才会有效益。”
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在无锡已经逐步发挥能量。2017年,无锡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6%,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5%。
“2017年,无锡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避免鼓励地区间新一轮的GDP的竞赛。”1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教授刘志彪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转向高质量发展。
对此,无锡也开始发力居民的“获得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无锡市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中,用于民生的超过80%。
2018年,无锡将继续实施10大重点民生工程,并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在治理太湖上,无锡已连续十年完成了国家和省级既定任务目标,利用太湖和江南水乡,建成了全国首个全市域湿地城市群。
关注东审公众微信号"bjds4006505616"及时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微信二微码